28投行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51|回复: 0

“专精特新”的十点冷思考

[复制链接]

76

主题

76

帖子

100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00
发表于 2022-10-6 22:30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monsoon 于 2022-10-6 22:32 编辑

思考一
为什么有 “单项冠军”“隐形冠军”之分?


“隐形冠军”是指在某个细分市场领域占据全球前三地位,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。它们绝大多数是面向企业的业务,只为龙头企业做配套,其产品是不可替代的。这些企业大多数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熟知,但是,在自己的细分市场却有非常高的知名度。德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,行事低调,有意识地避开竞争对手的关注,所以,被称之为“隐形冠军”。

“单项冠军”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产品市场,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,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。这些企业大多会选择上市,弊端是上市之后曝光度增大,有可能引起欧美国家的关注,被列入“实体清单”的打击之列,或者在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受到审查和限制,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。

思考二
为什么德国企业愿做“隐形冠军”,而中国企业愿做“单项冠军”?


德国“隐形冠军”中有很多是家族企业(至少占60%以上),他们不愿意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。这些企业的纯利润很高(税后利润超过8%,而大多数《财富》世界500强企业的税后利润可能在4%左右),可以实现自我滚动式发展。

同时,德国有一个资本市场不发达,而银行发达的金融体系。不管是商业银行,还是当地的储蓄银行、信用合作社等,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。特别是,在经济萧条的时刻,德国银行奉行“雨天不收伞”的原则,所以,德国的“隐形冠军”倾向于自我融资和债务融资。

中国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认为,上市可以带来大量资本、较高知名度,便于营销,而且能规范企业管理。所以,有企业把上市当作“成人礼”,认为上市是一种阶段性成功,同时也可以实现个人财务自由。

思考三
上市会不会把“专精特新”带偏?


如果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上市之后,选择多元化发展或者盲目扩张,无法再坚持“十年磨一剑”的长期主义,上市就意味着一场灾难。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容易使企业改变初衷,不能集中精力。例如,每季度需要发布的财务报表、地方政府希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、参与一些不良资产的重组等。

思考四
中国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离德国“隐形冠军”有多远?


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有“5678”的特点,即超过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(小巨人的研发强度超过销售额的7%,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为1.41%,民营企业1000强的平均数是2.57%),超过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,超过七成深耕10年以上,超过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。

德国“隐形冠军”的研发强度在6%左右,研发资金投入在2000万欧元左右,而且持续投入至少30年,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诀窍,布局了密不透风的专利防御体系。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可靠性远远超过大多数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和“单项冠军”企业,以至于许多龙头企业宁愿花5倍的价钱购买进口配件。

思考五
国际化方面,中国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仍是短板


“专精特新”的灵魂是创新。我国目前评选出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更侧重于解决“卡脖子”、补链补短板等问题,在国际化方面,主要采用直接出口甚至是间接出口的方式。在海外直接设厂或者进行国际并购,只是少数企业的行为。

德国的“隐形冠军”企业则是两条腿走路,即创新+全球化。其中,创新让产品远超竞争对手,全球化则让企业有了规模效应。大多数“隐形冠军”企业会在多个国家设有自己的子公司或者工厂,利用当地资源就地生产,全球化运营。

思考六
“双碳”目标和全球产业链的调整


未来,中国部分高耗能、高碳排放的产业必须转移,比如钢铁等。而绝大多数产业应该尽可能在国内进行梯度转移,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和东北等;部分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,可以考虑在沿边的自贸区设厂,尽可能地把产业链和供应链留在国内,尤其是保证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部分。中国要区别于德国“隐形冠军”的国际化模式,保住在国内的高端制造业,实现相对均衡的发展。

思考七
如何打造真正的技术转化平台?


德国有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技术转化。虽然我国提出了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“双向揭榜”的活动,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工程:比如,推动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企业搭建高层次人才供给通道,在国家人才计划中对“小巨人”企业予以倾斜等。但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还有调整空间,比如,可以把中科院和部分高校老师从课题和论文中解放出来,组成面向应用技术的开发平台。

思考八
如何建立和谐的产业链协同关系?


“德日模式”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围绕大型企业建立了kreitsch(系列)中小企业。在产品创新上,龙头企业采用开放式创新;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,请配套企业协同加入;同时,在经营中,尽可能地保持价格和利润的相对稳定。

我国面向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推出一系列举措。例如,组织实施一批工程化应用验证项目,促进优质产品先试首用;向龙头企业征集技术产品问题,组织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揭榜,以比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,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。但涉及市场主体的自身利益及政策落实问题,所以,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。

思考九
为何德国的“双元制”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?


目前,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发展阶段,无法为产业工人提供体面的劳动收入;西部劳动力大省和东部沿海用人企业之间在空间上分离;职业教育质量不高、课程落伍、与实践脱节;职教系统缺乏向上及横向贯通的通道;社会观念问题(学而优则仕等)以及外卖快递等行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冲击(短平快获得报酬),使职业教育不能得到广泛推广。

思考十
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文化价值观


工匠精神需要“专心、专注、专业、专家”,聚焦细分市场,需要长期坚守不为“噪音”和诱惑所动摇的文化价值观。中国“差不多”的传统文化,叠加资本市场“一夜暴富”的吸引力等因素都是“专精特新”之路上的文化障碍。

相关专家认为,德国隐形冠军的市场领导力来自:一是对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;二是龙头企业的高标准、严要求;三是家门口有强大的竞争对手,长期对打陪练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28投行论坛

GMT+8, 2024-11-27 19:18 , Processed in 0.033785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